由我院編制的《青島市建筑附屬空調、管線、基站設置導則》及《青島市建筑改造立面控制導則》現已由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式發布,在相關實際工作中得以貫徹執行。
兩項《導則》主要針對青島城市、鎮規劃區以及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區域內的居住建筑、公共建筑外立面的規劃、建設,以及建筑附屬空調、管線、基站的設置提出精細化要求,工業建筑、農用建筑等在滿足基本功能前提下,也適用該規定。
公用設計再次為青島市各項規范及導則編制工作增磚添瓦,不僅為政府和設計單位提供了重要標準和依據,同時也為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提供了技術保障,助力建設魅力青島!
編 制 背 景
“美麗青島三年行動”建筑立面提升整治工程實施以來,青島市的重點區域環境整體形象得到了提升。但在前期所進行的工作中,依然存在建筑屋頂天線基站凌亂、部分空調格柵缺失、建筑附屬線纜雜亂等問題。建筑群在進行外保溫改造后,呈現出色彩單一缺乏特色的問題,沒有體現出對城市環境、歷史風貌、文化遺存、原有墻體立面、地域屋頂特點給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。
編 制 路 線
整體工作技術路線為研究、編制、實施三個層面。先進行現狀評估、案例借鑒、公眾參與,根據結論編制整體條文框架,提出實施建議和管理建議。
導 則 內 容
《青島市建筑附屬空調、管線、基站設置導則》
以“美觀、實用、易操作”為編制目標,包括總則、空調管控、管線管控、基站管控四部分,明確空調、管線、基站的設置要求、美化要求、管理維護、監督管理。
導則條文要求空調室外機位位置應根據建筑類型與功能及立面造型、城市公共安全和規劃管理要求等綜合因素進行設置。空調室外機位不應占用公共人行道,在有條件的情況下,沿道路兩側建筑物安裝空調室外機位底部距地面的距離應大于 2.5米。
管線設置不應影響建筑物采光、通風、消防等正常功能的使用。管線材質應具有較好的耐候性,其性能應符合相應產品質量標準的規定,并采用綠色施工工藝。設置必要的調節管道伸縮設施、保證管道整體穩定的措施,并根據需要采取防凍保溫措施、防撞擊措施。
基站站址應優先考慮設置在辦公建筑、商業建筑、旅游建筑等公共建筑,避免設置在幼兒園、中小學校以及標志性建筑物的屋頂。5G基站應依據相關專項規劃統籌設置站址、控制數量,宜采用對現有基站進行整合改造后加掛5G設備的模式布設。
《青島市建筑改造立面控制導則》
以確保建筑整治后體現原有風貌特色、與周邊城市風貌協調、延續歷史記憶、體現文化傳承為編制目標。包括總則、管控要素、管控機制三部分。對建筑進行分類管控,分別對建筑立面改造中各要素進行詳細條文規定。
導則條文要求要注重建筑文化內涵,延續城市歷史風貌,滿足建筑外立面整潔、美觀、安全、耐久的使用要求。建筑立面材料應為環保材料,并具有較好的耐候性,其性能應符合相應產品質量標準的規定,并采用綠色施工工藝。
建筑立面色彩的選擇應與周圍自然環境、地域整體色調相適應,并考慮建筑類型、體量、造型、耐久性等多種因素。
細部處理應多樣化,對有特色的陽臺、檐口、窗洞口、等建筑元素,宜保持原有色彩、尺寸、造型、材質,不應失去原有比例尺度,體現原建筑立面風格特色。
項 目 實 施
兩個導則現已正式施行,將進一步加強青島的建筑立面整飾美化效果,助力青島提升城市品質。